為促進光伏發電產業健康有序發展,優化土地利用結構,國土資源部近日發布了《光伏發電站工程項目用地控制指標》的通知。該通知針對光伏發電站工程項目的用地管理提出了明確要求,旨在規范光伏發電站用地行為,提高土地利用效率,同時兼顧生態保護和可持續發展。
通知中明確了光伏發電站工程項目用地的控制指標,包括用地規模、布局要求、土地復墾與生態修復等方面的具體規定。其中,用地規模指標根據光伏發電站的裝機容量、技術類型和地形條件進行了細化分類,確保項目用地科學合理。通知強調,光伏發電站用地應優先利用未利用地、閑置土地和低效用地,嚴格限制占用耕地和生態敏感區域。
該通知的發布,不僅為地方政府和光伏企業提供了明確的用地指導,還有助于推動光伏發電產業的集約化、規范化發展。通過加強用地管理,可有效避免土地資源浪費,促進清潔能源與土地資源的協調利用,為實現碳達峰、碳中和目標提供有力支撐。
各地應結合實際,認真貫徹落實通知要求,加強光伏發電站用地監管,確保項目依法依規用地。同時,鼓勵技術創新和模式探索,進一步提高光伏發電站的土地利用效率,為綠色能源發展貢獻力量。